www国产内插视频/性欧美激情日韩精品七区/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国产香蕉视频在线看 - 国产91电影在线观看

對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賀克斌:實現碳中和可以發展虛擬電廠,購買新能源車就是為減碳做貢獻 ...

2021-6-29 10:26 來源: 搜狐商學院

6月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將在上海正式啟動交易。全國碳市場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根據規劃,我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近日,著名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名為《碳中和,未來之變》的演講。搜狐財經《致知100人》欄目在講壇結束后對賀克斌院士進行了專訪。

賀克斌表示,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是邁向碳中和的重要舉措。據賀克斌介紹,在2008-2016年間,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機制減少了超過10億噸二氧化碳,約減少了歐盟總排放量的4%。我國從2011年開始陸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試點碳市場。今年全國碳市場的啟動,將使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更加強勁,也將大大推動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對于未來碳減排路徑的選擇,賀克斌表示可以通過資源增效減碳、能源結構降碳、地質空間存碳、生態系統固碳、市場機制融碳等“五碳并舉”的措施來攻克難關。其中能源結構調整的貢獻占主導地位,而能源結構的轉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非化石能源比例的大幅度提高。

他指出,對于高物耗高能耗的、以及化石能源供電的企業要逐步實現轉型,要有序和平穩的銜接,這個過程要大幅度發揮資源增效減碳的作用,騰出一定的時間周期讓能源結構的銜接有序進行。

賀克斌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將帶領我們高質量實現“美麗中國”目標,并帶來觀念重塑、價值重估、產業重構、廣泛影響等根本性變化,深刻影響政府、企業、個人的行為。在全球推進碳中和的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觀念會發生根本性變革,將從資源依賴型向技術依賴型轉變。

據國際能源署(IEA)今年發布的《2050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關鍵技術中,50%目前尚未成熟。賀克斌說,這就需要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技術,與之匹配的技術等加大研發力度,形成國際競爭力。

“全球風光資源分布則相對更均勻,未來風電光電等新能源比例逐漸上升后,誰的新能源技術領先,誰有效利用的能源就更多,經濟發展走向技術依賴型。因此迫切需要科技創新,這也成為各國競爭的新焦點。”賀克斌表示,風光發電相關的技術,包括儲能技術,這些都是未來非常重要的領域。

賀克斌還表示,未來大規模使用風光發電需要提高供電系統的穩定性以及消納能力,虛擬電廠就是其一。未來高比例使用的電動車就相當于一個容量巨大的分布式儲能系統。“比如針對建筑用電,風光發電多時就直接用電網供電,并蓄存多余電。在發電少的情況下,則通過蓄電裝置、鏈接電動汽車的充電樁和負載調節保障建筑用電。”賀克斌表示,對于個人來說,購買新能源車參與虛擬電廠的行為,將助力風光發電儲能消納的系統匹配早日建成,也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對于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賀克斌表示,當前已經有些地方已經實現了碳達峰,“中國人說到做到,我們一旦宣布了這個目標,就一定能實現,如果科技創新能夠帶動產業提升,碳達峰、碳中和還有可能會實現得更早。”

以下為采訪內容: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