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作為2023年中國(
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十大高峰
論壇之一的第二屆國際氣象經濟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會上,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許小峰指出,現階段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許小峰表示,在當前紛繁復雜的各類全球議題中,能讓各國達成高度一致意見的并不多見,而應對氣候變化
問題是個例外。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揭示了氣候變化背后的人類活動因素和可能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的嚴峻形勢下,人類社會在保護地球環境這一重大議題面前達成了共識。
會上,許小峰盤點了幾年來中國為低碳綠色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實現“雙碳”目標已成為黨中央高度關注的大政方針,“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這些都說明我國將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走低碳發展之路。”
如今,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應方面已經取得突出成績。按照國家能源局今年公布的情況,我國風電光伏年發電量2022年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達到1.19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8%,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接近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022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1.6%,較2021年提高1.7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許小峰指出,盡管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我國在發展清潔能源方面取得的快速進步,但是也能感受到任重道遠,距實現綠色轉型、低碳發展目標尚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還處于上升階段,總排放量仍居于高位,如期落實“雙碳”目標確實面臨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