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国产内插视频/性欧美激情日韩精品七区/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国产香蕉视频在线看 - 国产91电影在线观看

專訪李高:全球氣候合作已進入深入落實《巴黎協定》的關鍵階段

2022-12-8 10:09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 彭大偉

      不久前閉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國在其中作出了哪些貢獻?如何展望明年COP28上的第一次全球盤點?中國代表當選COP27大會主席團副主席意味著什么?中美氣候變化商談現狀如何?

  針對全球氣候治理領域上述熱點問題,中新網記者對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進行了書面專訪。

  以下為專訪全文:

  中新網記者:本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已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閉幕,中方如何評價本屆大會所取得的各項成果?是否達到了會前的預期目標?

  李高:《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COP27)在加時近40個小時后于11月20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成功閉幕。本次大會以“落實”為主題,經過締約方的艱苦談判,就《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落實和治理事項通過了約60項決定,圍繞減緩、適應、資金、損失與損害等方面達成了一攬子相對平衡的成果。大會通過政治成果文件“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重申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巴黎協定》目標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強調各方應切實將已經提出的目標轉化為行動,合作應對緊迫的氣候變化挑戰。本次大會在發展中國家召開,就發展中國家高度關注的適應、資金、損失與損害等問題取得了積極的階段性成果。其中,大會決定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有力回應了發展中國家訴求,也體現了各方推動多邊進程的合作精神,成為本次大會的標志性成果,受到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大會還決定啟動全球適應目標框架,通過了減緩工作方案??傮w來看,COP27實現了預期目標,推進了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為全面有效落實《巴黎協定》注入了新的動力。埃及積極發揮主席國作用,努力協調各方立場,為大會取得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新網記者:中方為此次大會順利閉幕作出了哪些貢獻?

  李高:中方高度重視COP27,生態環境部會同外交部、發展改革委等十多個中央部委和研究單位組成六十多人的中國代表團赴埃及參會。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出席領導人“沙姆沙伊赫氣候履行峰會”并擔任中國代表團顧問,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任代表團團長。

  在COP27上,中國代表團積極推動大會聚焦“落實”主題,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團結和我國發展權益,堅定支持發展中國家合理訴求,與“77國集團和中國”“立場相近發展中國家”“基礎四國”等發展中國家集團密切協調,同時加強與發達國家對話溝通,全面深入參與大會近百個議題的談判磋商,通宵達旦工作,發揮了積極建設性作用,為大會取得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大會正式開幕前,中方即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團結協作,成功推動將損失與損害資金相關議題納入大會議程,此后又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道堅持不懈推動相關談判,最終達成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這一重要成果。

  中方一貫主張平衡推進減緩和適應談判,在本次大會上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共同努力,推動達成啟動建立全球適應目標框架的決定,使設立可實施的全球適應目標的談判得以持續推進。

  中方全面深入參與減緩工作方案的談判,面對締約方之間談判立場的巨大差異和困難膠著的談判局面,始終堅持《巴黎協定》的目標和原則不動搖,始終堅持該工作方案促進對話交流的性質不動搖,同時在方案的具體安排上展現了靈活性,為最終達成“非規定性、非懲罰性、促進性,尊重國家主權和國情,考慮國家自主貢獻的國家決定性質”“不強制實行新目標”的減緩工作方案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方多次強調,實現公正轉型對發展中國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協同發力,成功推動本次大會決定建立公正轉型工作方案并召開公正轉型年度部長級圓桌會。針對發展中國家關心的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問題在談判中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情況,中方一方面向各締約方明確指出,一方面給主席國提出具體建議,最終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分別以單獨條目列入了“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

  中方積極參與主席國埃及組織起草大會政治成果文件的全過程,主動提出系統性建議,同時也明確劃出中方紅線,強調文件應鮮明體現本次大會的“落實”主題,突出各方切實落實已提出的目標和已做出的承諾的重要性,并將“落實”體現在減緩、適應和實施手段各要素上,明確重申《巴黎協定》目標,明確強調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充分反映發展中國家訴求,不納入與《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原則、目標和規定不符、未經締約方談判達成一致的表述和內容,不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負擔、轉嫁責任等。中方的這些主張和建議在大會最后通過的“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中得到充分反映。

  大會期間,中方向公約秘書處提交《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進展報告(2022)》,反映了中國落實更新后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進展和成果,體現了中國言出必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心和努力,為把COP27開成一次“落實”的大會貢獻了中國力量。

  在大會的最后階段,中方全力支持主席國埃及以《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原則和制度安排為基礎尋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并積極做有關方面工作,努力推動大會取得成功,彰顯了負責任大國形象。

  COP27期間,中國代表團成功組織舉辦了40多場“中國角”系列邊會活動,同時通過展板展品展示、書籍展贈、視頻播放等形式,積極宣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相關部署,深入解讀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理念和主張,系統介紹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展示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成效和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成果,分享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實踐、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來自中央有關部委、地方、國企民企、研究機構和民間組織的代表與外方嘉賓開展深入交流研討,認真講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故事,取得良好效果。

  中新網記者:針對發展中國家最為關心的氣候適應和資金等問題,本屆大會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還有哪些缺憾?

  李高:中方一貫主張,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挑戰,靠的是落實行動,而不是空喊口號,積極支持COP27聚焦“落實”,同時強調大會在發展中國家召開,應當在發展中國家關心的問題上取得積極成果。從大會的成果看,COP27較好地體現了“落實”這一主題,通過了“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號召各方將已經提出的目標切實轉化為行動,并在減緩、適應、資金、損失與損害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重要成果,其中,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成為大會成果中的突出亮點,大會還決定啟動建立全球適應目標框架,推動了全球適應目標的談判,回應了發展中國家的訴求。大會還通過了減緩工作方案。然而,我們也遺憾地看到,發達國家未能正視自身的歷史責任,在承擔率先大幅度減排責任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方面始終態度消極,仍未兌現每年1000億美元資金支持的承諾,也不同意明確適應資金翻倍的路線圖,甚至刻意模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歷史責任、發展階段、技術水平、實際能力等方面的顯著差異,試圖引進不符合《公約》規定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的概念和不符合《巴黎協定》要求的目標來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減排和出資責任。如何有效消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信任赤字以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仍然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多邊進程需要著力解決的重大政治課題。而這種信任需要建立在共同遵循《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和原則、切實履行各自做出的承諾和國際義務的基礎之上。

  中新網記者:從COP27閉幕到COP28開幕前,各方最主要的任務是什么?

  李高: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面臨的長期挑戰,聯合國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也是一個不斷持續向前推動的進程。一次締約方大會的閉幕不僅意味著部分工作的完成,同時也意味著新工作新任務的開啟。各國談判代表往往還來不及在上一次大會結束后進行必要的放松和休整,就要投入到下一次大會的緊張謀劃和準備當中。

  前不久結束的COP27在減緩、適應、資金、損失與損害等方面達成了一攬子相對平衡的成果,作出了約60項決定,對2023年的工作做出了明確的部署和安排,包括邀請各方針對特定問題提交反映各自立場主張的提案,組織召開不同議題的研討會或對話會供各方進一步交流意見等,締約方將在明年年中舉行的波恩談判會議就有關議題展開談判磋商,COP28之前還將召開部長級預備會對重點議題和可能的成果進一步交換意見,在年底的COP28上再由締約方對所有議題進行深入談判,從而形成COP28的成果,整個過程的突出特點是工作節奏快、強度大、難度高。在聯合國多邊談判渠道之外,各方還將通過一些其他多邊和雙邊的形式開展對話交流和立場協調以推動談判進程,例如中方與有關方面牽頭發起的氣候行動部長級會議、基礎四國部長級會議、立場相近發展中國家部長級會議就是這樣的平臺。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還將于2023年召開氣候雄心峰會,目的是推動各方進一步提高行動力度。

  將于2023年底在阿聯酋迪拜舉辦的COP28將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的一次重要會議,屆時將根據《巴黎協定》要求開展第一次全球盤點。全球盤點是《巴黎協定》下重要機制安排,每五年開展一次,主要任務是評估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集體進展情況,以持續推動各國提升氣候行動力度。第一次全球盤點將是COP28的重點任務,預計將形成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COP28還將繼續圍繞減緩、適應、資金、損失與損害等方面作出重要決定和安排。其中,COP27達成的沙姆沙伊赫減緩工作方案將于2023年開始實施,并于COP28達成首個決定;COP26達成的為期2年的全球適應目標工作方案將于COP28達成決定,COP27決定啟動建立的全球適應目標框架擬于COP28通過;COP28還將進一步討論損失與損害資金安排,包括損失與損害基金的運行和資金來源等重要問題。COP28將是談判任務十分繁重一次大會。

  當前,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已進入深入落實《巴黎協定》的關鍵階段,各方應在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基礎上,聚焦落實,以實際行動推動《巴黎協定》全面平衡有效實施,合作應對氣候危機,持續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發達國家對全球氣候變化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同時具有應對氣候變化的現實能力,應切實履行率先大幅度減排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的國際義務,兌現每年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支持的承諾,加大適應資金支持力度,為損失與損害基金出資,提出發達國家2025年后新的集體量化資金目標。中方將一如既往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和全球整體利益,扎實推進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并繼續通過南南合作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中新網記者:針對本次大會同意設立的損失與損害基金,中方持何種立場?

  李高:損失與損害問題是發展中國家的重大關切,近年來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中先后達成損失與損害華沙國際機制和圣地亞哥網絡等重要成果。中方堅定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合理訴求。今年十月初在剛果(金)首都金沙薩舉行的COP27部長級預備會上,我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就明確表示,中方支持就損失與損害在COP27上取得重大實質性成果。本次大會開幕前,中方積極支持“77國集團和中國”向大會提交新增損失和損害資金相關議題的提案并成功首次納入大會議程。在大會過程中,中方又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協作,以“77國集團和中國”共同立場堅持不懈推進有關談判,同時還通過雙邊渠道做有關發達國家的工作,為達成建立損失與損害基金的決定做出了積極貢獻。下一步圍繞損失與損害基金的建立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制定基金的管理方式和運行規則,同時應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明確發達國家為基金提供資金支持的責任。中方將繼續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

  中新網記者: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兼秘書長,您不久前當選為締約方大會主席團副主席。這一職位的主要職責是什么?中國代表出任締約方大會主席團副主席,如何體現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李高:很榮幸在COP27上作為中方代表當選《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主席團副主席。締約方大會主席團負責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政府間進程的總體管理問題進行決策,審查締約方全權證書,審查申請資質認證的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名單,并指導《公約》秘書處的工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多邊談判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席團由11位成員組成,主席由締約方大會主席國的部長擔任。我作為中方代表競選并成功當選主席團副主席,這是中方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的具體體現。同時這絕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或者說是對我個人的認可,更反映了中方在全球氣候治理中不斷增長的影響力。在競選這一職位的過程中,我與有關國家的代表進行了密切的溝通協商,得到積極支持,親身感受到各締約方對中方在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多邊進程中所發揮的積極建設性作用的高度認可和期待。

  《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是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基礎和主渠道,其所確立的目標、原則及制度安排是各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指南。30年來,在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指導下,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取得了長足發展,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各締約方已經從各自國情出發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任務,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世界大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堅持多邊主義是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的必由之路。我將與締約方大會主席團其他成員一道,認真履行職責,積極維護多邊規則,支持締約方大會主席國和公約秘書處按照“公開透明、廣泛參與、締約方驅動、協商一致”的方式推動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為推動各締約方務實行動、團結合作作出積極努力。同時我也將努力增進各方對中國氣候變化立場主張和目標、政策及落實成效的了解。

  中新網記者:中美兩國領導人日前會晤時表示,同意共同努力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取得成功。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11月19日表示,總體來看,中美間的氣候談判很有建設性。

  此番表態是否意味著中美已正式重啟今年較早前被暫停的氣候變化商談?

  李高:11月14日,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談并達成重要共識,同意雙方共同努力推動COP27取得成功。兩國氣候變化特使解振華先生和克里先生積極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在沙姆沙伊赫舉行了多次會談,坦誠深入交換意見,雙方均展現了建設性,體現了相互尊重。同時,雙方氣候變化談判團隊也就COP27重點談判議題和預期成果舉行了多輪磋商,以建設性的方式努力尋找共同點,共同為推動COP27取得成功做出貢獻。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交流合作對推動氣候變化多邊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于促進雙邊關系。中方愿一如既往與包括美方在內的各方一道,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