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ESG全球領導者峰會于2022年6月28至30日舉行,本次峰會由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新浪財經和中信出版(20.000, -0.51, -2.49%)集團聯合舉辦,峰會主題為“共促全球ESG發展,構建可持續未來”。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在“氣候投融資和責任投資的思考與實踐”環節發表主旨演講。
王遙表示,目前亟需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導開始著手,讓企業充分理解ESG的踐行與經濟發展的緊密關聯,強化企業風險研究和轉型意識,從外部引導轉向內生發展動力。
同時,她還指出,要進一步強調央企、國企在ESG實踐和支持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角色,以責任擔當和
市場風向標的功能性定位向行業、市場參與者和國際社會傳遞我國積極布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藍圖
“重點推進ESG標準、評定框架與流程、
方法學研究、數據聯通、
第三方鑒證等配套建設,解除企業在推進ESG實踐過程中的難以落地執行的
問題。”王遙表示。
以下為演講實錄:
ESG聚焦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是評價企業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非財務信息方面表現的重要工具。在
政策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近年來ESG投資理念快速發展,在歐美一些地區甚至成為主流投資理念。
今年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發布《可持續相關披露準則(意見征求稿)》和《氣候相關披露準則(意見征求稿)》,旨在為全球企業提供規范的可持續信息和環境信息披露、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業績、評估公司未來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現金流量價值、披露公司的管理戰略和相關措施;歐盟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的制定機構歐洲財務報告咨詢組(EFRAG)在今年5月2日發布《歐洲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草案》,進一步推動ESG標準的主流發展;博鰲亞洲
論壇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則提出ESG國際披露準則將對我國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國務院國資委于2022年明確將ESG納入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重點工作,并積極推進中國ESG評級體系的建設;近日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從組織管理、制度能力建設、投融資、內控和信息披露等全面管理維度提出ESG相關要求。
現階段而言,對于持續深化國內市場的ESG理念,推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我國企業和相關方應在以下五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亟需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導開始著手,讓企業充分理解ESG的踐行與經濟發展的緊密關聯,強化企業風險研究和轉型意識,從外部引導轉向內生發展動力;二是進一步強調央企國企在ESG實踐和支持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角色,以責任擔當和市場風向標的功能性定位向行業、市場參與者和國際社會傳遞我國積極布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藍圖;三是重點推進ESG標準、評定框架與流程、方法學研究、數據聯通、第三方鑒證等配套建設,解除企業在推進ESG實踐過程中的難以落地執行的問題;四是支持企業提升ESG信息披露及數據管理能力,引導企業積極開展年度ESG相關工作的總結與報告披露工作,并在提高ESG信息透明度的同時,形成企業常態化ESG數據管理機制,以不斷提升其信息披露水平和ESG數據治理能力;五是可建立企業ESG信息共享、學習和宣傳平臺,以政策更新、交流和學習提升企業落地到點、執行到位。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于2016年便開展ESG相關研究。目前,已根據自主研發的ESG評級方法學建立起國內外領先的ESG數據庫。該數據庫涵蓋ESG評級、ESG評級報告、ESG指數以及ESG研報五大功能,數據源總計超過10,000家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債券發行主體,已實現信用債發行主體全覆蓋;同時,數據庫在評級指標和框架中有針對性融通中國本土化特色和國際化ESG前沿研究開發“1+1”ESG評估體系,勢為更為全面展現中國企業的ESG實踐,為國際投資者參與到中國ESG投資市場提供有效參考。日前,ESG數據庫經過市場校驗,已得到國內外專業機構認可并在ESG指數、企業ESG評級、企業ESG咨詢等方面實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