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治理領域亮點多
“煙氣島”成為大氣治理
市場“新寵”,VOCs治理市場整裝待發,環境監測市場逐步打開,工業鍋爐改造市場空間在
政策導向下逐漸釋放“煙氣島”成為大氣治理市場“新寵”。“煙氣治理島”—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是以單項技術為基礎,根據項目的特定條件,提出綜合多種污染控制的協同治理方案。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企業環境治理的壓力逐步顯現,單純依靠增加設備來應對
節能減排已不能滿足新常態下對環境治理效果的要求,多種污染物協同治理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產業的發展方向。
目前,“煙氣島治理”模式已在國內逐步開展,成為我國脫硫、脫硝、除塵工程技術發展的一大亮點。據悉,龍凈環保等一些龍頭企業已開始布局“煙氣治理島”大氣污染協同治理領域,國電清新發明了單塔脫硫除塵一體化深度凈化技術,正在推廣。
VOCs治理市場整裝待發。近年來,VOCs治理市場的關注度持續走高,據悉,環境保護部正在制定
石化等重點行業的VOCs排放標準,以中石油
和中石化為試點,對生產領域的VOCs泄漏進行控制。
可見,VOCs將成為下一個大氣重點治理區域,VOCs排放是否符合總量控制要求或將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前置條件,在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中或將VOCs排放量納入主要環保指標,在政策的強大壓力下,VOCs治理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據了解,目前我國工業VOCs廢氣治理率不足10%,并且提標潛力巨大。據相關統計,“十二五”末期VOCs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815億元,“十三五”期間,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500億元。
環境監測市場逐步打開。隨著霧霾來襲,國內對空氣監測的重視程度逐年走高,特別是2013年9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帶動了空氣監測市場需求和資本投入持續增長,空氣質量新標準“三步走”實施方案又帶動市場持續走熱。未來排污權交易、
碳交易需要精確的監測數據為基礎,政府向
第三方購買服務、根據效果付費均需要以監測數據為依據,來評判環境治理的結果,因此,環境監測市場將逐步打開。
在環境監測服務市場,目前企業自行環境監測已經向第三方開放,很多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早已向第三方購買環境監測服務,同時政府向社會購買環境監測服務在地方已經開展試點。政府近期大力推動的第三方監測服務帶來的商業模式變化,使設備生產廠商在監測服務領域的介入越來越深,以至于基建、運維、監測儀器一體化漸成趨勢。
除環境整體的監測服務外,VOCs監測將成為環境監測服務的另一突破點。近日印發的《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對VOCs 排放總量做出了明確規定,當前VOCs治理及監測市場已打開。龍頭環境監測企業已在VOCs監測領域有所布局,如聚光科技、天虹、先河環保、天瑞、雪迪龍等。
工業鍋爐改造市場空間在政策導向下逐漸釋放。環保緊箍咒正在逐漸向
鋼鐵、焦化、
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渡。目前,全國工業鍋爐有40萬臺,未來工業鍋爐改造可以移植火電廠燃煤鍋爐
節能減排改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