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對互聯網碳足跡的煽情報道常見諸報端。 例如: “ 硅谷骯臟的數據中心秘密: 碳 ” (泰晤士報,2020), “ 如何阻止數據中心吞噬全球
電力 ” (自然,2018), “ 病毒貓視頻如何使地球變暖 ” (衛(wèi)報,2015), “ 停止發(fā)送不必要的電子郵件,地球將感謝您 ” (愛爾蘭時報,2020)。 根據英國OVO Energy數據(2019),如果每個英國人每天少發(fā)送一封不必要的電子郵件(僅包含短短一句“謝謝”或“周末愉快”之類的寒暄郵件),則全國每年可減少16433噸的
碳排放量,相當于81152次從倫敦飛往馬德里的航班。 法國智庫The Shift Project 也有類似研究(2019)——觀看Netflix半小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6 kg(后校正為0.2kg),相當于駕車行駛近四英里。
養(yǎng)成良好的碳素養(yǎng),減少不必要的碳排放,無疑是值得鼓勵的。 不嚴謹的研究和夸大之詞,則會誤導民眾,實不足取。 所幸有不少機構和學者進行了冷靜的思考。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Chris Preist教授表示,OVO Energy的估算是將所有相關因素考慮在內,例如服務器、Wi-Fi和電腦的用電,甚至包括數據中心建筑物排放量的一部分。 而無論是否發(fā)送電子郵件,這些系統(tǒng)仍會運行,仍將產生大致相同的排放量。 國際能源署(IEA)研究后發(fā)現,The Shift Project的數據比實際夸大了90倍,視頻流媒體每小時的排放量僅為36g。 與其他活動和行業(yè)相比,視頻流媒體對氣候的影響仍然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