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華北某省分行一名高管說:“我們只會對這個行業提供有限的支持?!?/div>
專家稱,今年的裝機多數將是小規模太陽能項目,例如屋頂發電機,其融資比公用供電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站更加復雜。
即便如此,太陽能業界高管說,有跡象顯示,銀行家和投資者對太陽能行業越來越有興趣。畢竟,太陽能行業的潛力巨大,因為北京表示要把太陽能產能從2014年底的2652萬千瓦光伏并網量增加至2020年的1億千瓦。
順風國際首席執行官羅鑫對本社記者說:“我們注意到,今年太陽能行業的融資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順風國際是中國一家生產太陽能面板的大型私營企業。
其他企業也找到了資金。
天合光能和其他太陽能面板生產商,例如晶科能源,打算分拆發電廠在海外上市,以籌集資金。
然而,太陽能產業仍嚴重依賴補貼且受到基礎設施瓶頸的束縛,因此仍具有不確定性。
建設期資金已基本解決
日前,從新能源圈負責人歐陽先生處了解到,目前新能源圈依托負責人所在的金融機構,為光伏電站提供的充足建設期資金,聯合了國內近十家EPC公司,并結合國內外眾多有實力的光伏電站持有方,打造了一個光伏電站完整的生態閉環,對于優質的光伏電站項目,幾乎可以不考慮目前電站業主的自身情況,就可以提供建設期資金。
經過幾個月的市場考驗,新能源圈秉承“電站質量第一 、還款來源第二”和“要么自行還款、要么賣電站還款”的原則,深受廣大電站業主的歡迎,開工量逐步上升,融資綜合成本也比較低,融資期可長可短,并通過調節資金本的比例來化解一些可控變量(如光照、土地使用稅等),非常優質的項目甚至無需資本金,不自持項目也基本無資本金要求,目前新能源圈也整合了幾乎整個光伏電站的各個環節的資源,對于無瑕疵光伏電站項目基本可以做到一站式服務!
現金采購推動制造業發展
建設期資金的解決,光伏電站需要的各種產品、設備等均通過現金采購,不僅可以減少目前制造業因為賬期各個環節所增加的財務成本和邊際成本,進而降低光伏電站建設成本,帶動制造業有序發展,也為合作的EPC公司帶來了新的曙光。
有了現金的支撐,制造企業也將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新產品的研發,如果此模式能得到大規模的推廣,通過現金與賬期的博弈,嚴重產能過剩的制造業也勢必加速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