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成為投資和經營標準
蒸汽機的發明把人類帶入工業時代,
電力的發明推動世界走向第二次工業革命。能源的走向往往決定了國家興衰,當然也包括企業和個人命運走向。
在互聯網興起之前,能源是容易造就首富的行業,比如光伏行業的施正榮、彭小峰、李河君。然而與新能源的前景不相稱的是其脆弱性,迅速崛起又迅速倒下。如何既不錯過財富盛宴,又能規避投資風險?高瓴和紅杉不約而同選擇了以ESG作為參考標準。
所謂ESG投資,是指在基于傳統財務分析的基礎上,通過E(environment,環境保護)、S(society,社會責任)、G(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個維度考察企業中長期發展潛力,希望找到既創造股東價值又創造社會價值、具有可持續成長能力的投資標的。
張磊在演講中稱,在全階段的投資周期中,高瓴都高度重視ESG因素,將其作為必不可少的投資決策標準;同時通過前瞻性的行業研究,持續加大對新能源、綠色低碳技術等領域的投資布局。
而沈南鵬也在一系列有關
碳中和的演講中提到,紅杉投資決策中增加了一項重要指標,即:企業的ESG以及零
碳管理。為了加強專業性戰略指導,紅杉中國在11月邀請新能源領域權威專家李俊峰擔任碳中和研究院院長。之所以重金布局遠景,也是看到了它在評估企業ESG方面的成績。紅杉中國方面稱,遠景基于其數字智能化思路升級打造的“遠景方舟碳管理系統”,會幫助投資人準確計算出相關數據,便于投資決策。
而用ESG指導投資也成為全球投資者共識。2021年10月31日,世界各國領導人參加的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吸引了企業家和投資人的關注。為了避免隨著
政策和消費行為的改變,以及帶來的企業資產縮水的現象,投資者們對企業信息披露力度的呼聲與日俱增,并且游說談判代表們討論一種簡化的信息披露辦法,以便讓企業可以在一個容易操作的框架內披露信息。
目的只有一個,讓資本了解企業面臨風險的程度,避免將資金分配給不可持續的個體。
ESG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可以指導企業經營,重塑企業競爭力。“新興
市場投資教父”馬克·墨比爾斯在《ESG投資》一書中對時下大熱的ESG進行了全景式的解讀,其中一個重要觀點是:三者中最重要的是G(公司治理)。
在他看來,如果沒有良好的治理,沒有壟斷或國家補貼的公司往往會在一個又一個危機中搖搖欲墜,最終破產。通過良好的治理,它們能夠滿足人們對環境和全球供應鏈在社會經濟方面的普遍關切,從而實現穩步增長。
在政策導向與投資者共同推動下,中國企業的ESG實踐也在逐步深入。新浪財經2021年12月首次發布了中國企業ESG500強榜單,贛鋒鋰業因為在開采、生產、再生利用等方面為推動清潔能源取代傳統能源做出的貢獻入圍。贛鋒鋰業自2018年以來成為特斯拉、寶馬、LG等全球知名巨頭的供應商,除了自身在技術、保供等方面的優勢,ESG是很重要的加分項。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ESG是個很好的約束自己的指標。
在碳中和的大勢面前,聰明的腦袋們總有辦法讓符合趨勢的企業一路綠燈,而相反的企業則很可能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