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體現了全球各國共同迎接未來挑戰的價值追求
實現“雙碳”目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意識、有步驟地挽救和改善生存環境的跨國共同行動。工業革命以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發揮了史無前例的作用,然而在現有技術條件、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下,人類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的弊端日益凸顯。化石燃料釋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人類生產消費活動釋放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異變,不僅給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而且還嚴重威脅整個地球的生物安全和整體生態平衡。2015年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達成《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統一安排。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
實現“雙碳”目標,意味著在人類歷史上開啟了第一次跨國跨界、相互協作的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在未來30至40年,人類必須解決過去270多年發展歷程中造成的
難題,給自己賴以生存的藍色星球減負降溫。這是人類社會開啟的一場空前廣泛深刻的生產方式自我革命。實現“雙碳”目標,消除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所引發的氣候變化威脅,讓人類走上新的文明發展道路,這將在全球興起新的思想理論變革和重大科技進步,其作用不亞于蒸汽機、電氣化以及信息技術發明運用所引發的歷次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這也意味著在能源、
電力、材料、建筑以及生產制造、
交通運輸、種植養殖、食品加工、取暖制冷等諸多領域將產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創新成果,一大批新產業、新業態、新產品、新服務將應運而生。
實現雙碳目標,意味著全人類將開啟一場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自我革命。在生產能力急劇擴張的現代社會,人們的衣食住行和其他所有的消費行為是溫室氣體的重要排放源。以消費側排放計算,全球約三分之二的
碳排放與家庭排放有關。因此必須盡快形成簡約適度、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這不僅要實現社會經濟和文化習俗的深刻變革,還要創造改變生活方式的必要條件。因此,這是一場擯棄傳統模式,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自我救贖。那些真正洞見雙碳目標帶來革命性變化和巨大發展潛力的國家,才能在這個歷史性進程中行穩致遠;那些能夠主動順應
碳中和發展趨勢,及時把握人類向綠色、低碳和零碳轉型機遇的工商業機構,才能占得發展先機。
實現雙碳目標,意味著人類命運共同體將逐步從理念變成現實。過去的工業革命,是從西方世界發端,在國家競爭、人性需求和技術創新的驅動下產生并不斷演進的。伴隨著這個演進過程,全球各地展開無數次關于資源和能源的爭奪和守衛,上演了一幕又一幕零和博弈的悲劇,也排放了越來越多的溫室氣體。進入21世紀以來的20年間,以科技進步和全球化為引領,以國際分工合作為平臺,全球財富實現爆發性增長。在這個階段,雖然人類社會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和沖突,但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總量卻迅猛增長,形成非傳統安全領域一個新的重大
問題。在未來的三十年,全球各國必須通力合作,進行大幅度
節能減排,實現綠色循環經濟增長。因此,實現“雙碳”目標,是全球各國在共同目標引領下,開展的大規模、長時間的協調行動。這是人類理性的自省和提升,是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飛躍,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