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發展的建議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 《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
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開啟碳排放環評試點,涉及
鋼鐵行業。這一工作有助于為鋼鐵行業進一步碳
減排提供科學決策依據。面對即將到來的碳
市場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建議開展以下工作,在確保合規的基礎上,通過
碳市場這一重要
政策工具,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轉型。
一是開展
碳管理體系建設。企業應當建立相應的低碳發展管理制度體系,支持碳管理工作。從制度和戰略層面開展碳管理工作,建立低碳發展領導小組,培養一批專業化的碳市場相關人才,能夠充分貫徹落實國家及政府有關部門在低碳發展方面的工作部署,對企業系統的低碳發展工作進行統一領導。
二是開展碳數據信息化建設。針對
碳交易市場中多元化的數據要求,企業應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通過梳理碳排放數據統計口徑,對企業歷史年份的碳排放數據進行有效整理。并針對數據采集、核算統計等進行全鏈條管理,從而有效提高數據管理效率,給企業減少管理成本。同時,信息化管理系統可對碳交易政策進行實時追蹤,對市場變化進行有效分析,支持企業制定交易策略,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開展
碳資產管理及開發。如果簡單按照國家履約要求,忽視
碳金融的作用,可能增加巨額履約成本,將“資產”變為“負債”,成為低碳發展中的絆腳石。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碳資產情況,積極使用減排信用降低履約成本,并通過金融創新盤活碳資產,助力
節能降碳項目的實施。
四是構建長期低碳戰略。在碳市場的背景下,企業應當重視低碳戰略的建設和實施,在制定未來的投資計劃和制定降碳措施時,需要將碳價納入量化分析的范圍,以保證企業利益最大化。根據碳價對企業影響,企業可以設置合理的減碳目標和長期減排措施,指導其長期低碳轉型。
五是加強科技創新,推進產業升級。強化全行業的節能意識,鼓勵節能技術、設備的推廣和應用,注重科技創新,對氫冶煉工藝、氧氣高爐及非高爐冶煉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術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和推廣,加快建設綠色物流。優化產業結構,加速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建立和形成強制淘汰落后生產工藝、技術、設備和產品的機制。轉變依靠產品規模取勝的傳統發展方式,優化各生產要素配置,著力推廣全生命周期綠色產品,做強高附加值產品,以科技提升品質,引領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