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8日舉行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透露,“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明確地方、行業的達峰目標和行動方案,鼓勵相關部門制定達峰專項行動方案。
他表示:“達峰行動有關工作將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對各地方達峰行動的進展情況開展考核評估?!?/div>
據李高介紹,截至2019年底,我國
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3%,提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為百分之百落實國家自主貢獻,努力實現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表示,達峰行動將在“十四五”“十五五”兩個五年規劃里持續實施,這個工作既必要,同時也有一定的難度,不同于常規的五年規劃,也不同于在污染防治領域三年攻堅戰,需要在持續十年左右時間進行規劃。
李高說,要向地方、行業明確的傳導壓力、傳導任務,要明確地方和重點行業的達峰目標、路線圖、行動方案和配套措施,相關的部門也要形成合力來推動和支持這項工作。同時要強化監督考核評估,進一步強化相應的措施,支持國家自主貢獻重點項目建設,確保2030年前達峰目標能夠實現。
除了碳排放達峰行動外,我國也將推進碳
市場建設、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等。
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表示,中國從達峰到碳中和過渡期只有30年時間,而發達國家需要60年至70年的時間。中國能源消費和經濟轉型、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
減排的速度和力度,要比發達國家實現轉型的速度和力度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