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按照國家發改委2012年6月發布的《溫室氣體自愿
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自愿減排項目”需經主管部門核證其減排效果,并在“國家自愿減排交易登記系統”備案后,可獲得與減排效果相當數量的
ccer用于交易或履約。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公示的審定項目合計2198個,其中725個項目獲得備案,并有179個項目減排量獲得核證,預計可產生CCER現貨超過8000萬噸。2016年4月,國家發改委調整了CCER項目備案審批流程,取消項目上會審批環節,縮短了CCER項目開發周期,自愿減排項目開發進程進一步加快。當月新增審定項目546個,占CCER審定項目總量的24.8%。
從項目類型看,風力、水力、光伏以及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CCER開發較為充分,而農林
碳匯、廢能利用、燃料轉換以及工業、建筑、
交通能效項目的潛力依然有待開發
。
2015年1月,中國國家自愿減排和
排放權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上線, CCER開始作為交易標的進入試點碳
市場。截至2016年7月,全國共有9個交易機構可以開展CCER交易業務,包括七個試點
碳市場交易機構,以及
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和
福建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后兩者分別與2016年5月和7月獲批,尚未開始交易。在已經開展CCER交易的7個試點碳市場中,2016年上半年CCER合計成交5868.4萬噸,為
碳配額線上成交量的近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