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是全球生產、生活的新潮流,
碳標簽是未來全球貿易的新制度。第6屆森博會正值2013年中國
碳交易啟動年,隨著“十二五”規劃的實施,
節能減排的力度不斷加大,低碳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的新潮流。
“碳標簽”(Carbon Labelling)是為了緩解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廣低
碳排放技術,把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產品標簽上用量化的指數標示出來,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
這一辦法旨在利用在商品上加注
碳足跡標簽的方式引導購買者和消費者選擇更低碳排放的商品,從而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緩解氣候變化的目的。目前在我國還沒有推出“碳標簽”制度。
“碳標簽”主要針對出口產品,但國際貿易中碳標簽的實施能否達到既定目標取決于兩個基本因素:一是生產者和消費者要具有理性,他們必須有保護氣候和環境的傾向,并愿意支付因碳標簽的實施導致的加價;二是核定國際貿易品的碳足跡要方法簡單,并且要標識統一、試點推廣。
今年7月,國內最大的LED平板燈生產商
深圳市綠色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委托
第三方認證機構對其LED平板燈進行碳足跡核算、評估,最終通過了產品碳足跡認證,并獲得加拿大碳標簽,這也是全球首家獲得碳標簽的照明企業。
全球最早推出產品碳標簽制度的國家是英國。2007年3月,英國Carbon Trust公司推出全球第一批標示碳標簽的產品,包括洋薯片、奶昔、洗發水等消費類產品。2008年2月,Carbon Trust 公司加大了碳標簽的應用推廣,對象包括Tesco(英國最大連鎖百貨)、可口可樂、Boots 等20家廠商的75種商品。
碳標簽很可能是碳關稅的前奏,成為發達國家對中國產品實施貿易壁壘的又一大利器。
森博會期間,主辦方將舉辦“森博會低碳趨勢
論壇”,邀請大陸和
臺灣著名的低碳領域專家來義授課,將引入碳足跡、
碳中和概念,推廣可持續利用森林資源的綠色生產、加工理念、技術,宣傳推廣碳標簽這一未來全球商品貿易的新制度,引導企業應對全球碳關稅壁壘。(完)